继续看书
4月20日燕京军百万雄师渡江

4月23日燕京军占领金陵总统府

5月1日鹰酱决定加大援助李崇文部,并支持李崇文部的南下计划

5月15日首批援助物资到达港口,同时以李崇文为首的复兴社改编部队,大量招募新兵,大练兵,招募南下移民,准备南下。

码头上,海风带着咸腥的味道扑面而来,却怎么都挡不住热火朝天的气息。

起重机巨大的铁臂在来回的摆动,发出沉重的轰鸣声,一箱箱印着"US ARMY"的物资被吊起,又稳稳的放在码头上。成箱成箱的M1步枪被吊下甲板,木箱侧面写着"US ARMY SURPLUS 1945",这些鹰酱在太平洋闲置了几年的武器,现在成为了复兴军的武器。

"将军,首批物资清单核对完毕"

陈德明的算盘珠子打的飞快

"大米一万五千吨,面粉五千吨,午餐肉罐头二十万箱,足够十万人吃很久了。军装八万套,毛毯五万条,磺胺粉整舱整舱地堆在一起,美国人可能把太平洋仓库搬空了!。"

"还差的远呢,这些物资还不够几年前鹰酱援助金陵那边的十分之一"

"鹰酱真有钱啊!"

陈德明压低声音说

"最重要的是火车站的那列火车皮,装着三十门M1A1榴弹炮,炮管编号还是二战时生产的的。"

史密斯抽着香烟走了过来

"李,这些都是军方着急处理的物资"

史密斯递给李崇文一份的合同

"两美分一磅,连运费都算我们的,相当于白送。"合同附件里的"医疗物资"一栏写着,五千支盘尼西林。这在金陵那边可是是价比黄金的救命药。

李崇文现在总算明白金陵那边的人为什么这么有钱了,同时也明白金陵为什么败的那么快了。

搬运工光着膀子,喊着号子,将一袋袋大米、面粉扛在肩上。这些粮食袋子鼓鼓的,沉甸甸的,承载着复兴军南下的希望。

李阿福,一个瘸了腿的老船工。他拄着拐杖带着待会要给几个儿子的水,他还在里面加了糖。站在码头边,浑浊的眼睛紧紧盯着眼前的一切。他的几个儿子,不断的穿梭在人群中,汗水湿透了他们身上的衣服,却感不到任何疲惫,为之甘之如饴。

“搬一袋罐粮食半分,攒够一百分就可以换一亩旱田了!”

李阿福大声地向他几个儿子喊道,声音里充满了期待和兴奋。几兄弟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,看了看彼此咧嘴一笑,又加快搬运的速度。

附近的百姓们都纷纷赶过来,站在码头外围,眼神中满是惊叹和欣喜。

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颤颤巍巍的伸出手,不断抚摸着一袋面粉,嘴里不停念叨着"活了一辈子,头回见这么多粮食"

李崇文站在吉普车上,看着绵延数里的卡车车队。卡车上装满了粮食,火车站的火车上装满了武器,但是在车厢外刷着鲜红的标语"八桂子弟,南征高卢鸡的东印度北部!""南下分田""一切都是为了吃饱"

此刻在八桂的每个角落,有着无数双眼睛看向南方,那里有他们想要的一切。饥饿的农民、失业的市民、想要分田的军人,他们都紧紧握着手中的分田凭证,把自己未来都押在南下那场豪赌里面。

漓城北的招兵处,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,像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河流。有的人衣衫褴褛,有的人穿着洗的发白的西装,有的人穿着学生的制服,有的穿着长衫,还有一群半大的孩子排在队伍中,另一条队伍是有大量瘦弱,面瘦肌黄的女人和和小女孩来报名。他们来自广西的不同的地方,不同的身份,农民,教师,学生,市民,小商人,工人,乞丐等等。

但是他们眼都想要吃饱,想要改变过去那朝不保夕的生活。只因为,兵营门口那堆积如山的粮食,那锅里的红烧肉,那闹着热气的米饭馒头。

刚满十八岁的王二狗站在队伍中,穿着已经磨破的草鞋,他现在非常紧张同时又很期待当兵后的生活。在队伍中,看着前面吃着白米饭,白馒头和红烧肉的新兵,想起家里饿得面黄肌瘦的母亲和妹妹,想起爹饿死在破草棚时,那绝望的样子,泪水不禁在眼眶里打转。

走进招兵处的营房。一股浓郁的饭香扑面而来,二狗的肚子不争气的叫了出来。桌上摆满了白花花的米饭,和蒸的鼓鼓的大白馒头,还有冒着热气的红烧肉,在阳光下发出诱人的油光。二狗都看呆了,口水都流了出来。

"兄弟,别愣着了,快来装饭吧!"

炊事兵笑着招呼二狗。

王二狗伸出颤抖的双手,接过盛满米饭和红烧肉的碗,哽咽得说不出话来,眼里的泪水不断落下。他迫不及待的扒下一口饭,滚烫的米粒混着泪水,咸涩与甘甜。

"以后顿顿都有肉,只要你拼命训练,分田册上也能多划两亩。”

招兵的军官拍了拍二狗的肩膀,语重心长地说道。

王二狗抬起头,在刺眼的阳光下,看不清军官的脸,但是帽徽上的红底稻穗却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,二狗心中涌起一股暖流。

他用力地点了点头,下定决心,一定要成努力训练,为家人赚更多的土地。

招兵处的角落里,一个沧桑的中年男子,狼吞虎咽地吃着饭。

他叫张大山,家里的田被地主霸占了,一家人只能靠着吃野菜活下来。他一边吃着饭,一边泪流满面。

"我活了大半辈子,第一次吃饱饭,还是白米饭,白馒头和红烧肉啊!"他哽咽着说,语气充满了对过去苦难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。周围的人听见了,都纷纷红了眼眶,这不仅仅是一顿饭,更是改变命运的希望。

在漓城的北校场的阅兵式上,新编第一军的士兵们踢着正步,土黄色的M1943野战服取代了全是补丁的灰布军装。

赵志远的突击连戴着钢盔(新刷了稻穗徽记),端着M1卡宾枪从主席台走过,枪托上用红笔刻写着各自的分田编号

"张三,列兵,10亩"

"李四,上等兵,15亩""

烈日当空,骄阳似火,大地被晒得滚烫。在龙城的军营里面,所有的士兵顶着烈日训练,但是他们的热情却不见减少,在教官的严格指导下,进行着紧张而艰苦的训练。

"瞄准!三点一线!"

"注意枪口角度!"

鹰酱顾问约翰逊的哨声尖锐刺耳

》》》继续看书《《《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